前沿|国际人文社科期刊《中文学刊》征稿
国际人文社科期刊
《中文学刊》征稿启事
本刊重视学术新秀,倾情扶持学界新人
01
投稿须知
1. 《中文学刊》的前身为澳洲《满江红》杂志(Australian Chinese Magazine),1991年创刊于澳大利亚悉尼市,澳前总理霍克(Bob Hawke)亲自为该刊题词祝贺,迄今已连续出版74期,期刊被悉尼大学、新南威尔斯大学、麦考瑞大学、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收藏,在海外产生较大影响。2021年1月正式复刊,更名为《中文学刊》,由澳华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、澳华文艺批评家协会(筹)主办,国际华文出版社、人文博雅文化教育公司协办。
复刊后的《中文学刊》为国际综合性人文学术刊物(国际刊号ISSN1442-6153),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。《中文学刊》以立足人文学科前沿,会通中外语言文化,注重基础应用研究,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,刊登人文社科各学科学术论文。特别鼓励学术创新,包括对重大学术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,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,期冀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。
2. 《中文学刊》常设栏目有:学刊特稿、博士论坛、基金项目、专题研究、探讨园地、学林漫录、百家茶座、国际观察、历史研究、哲学视野、文艺论谭、华文教育、华文文学、语言文化、翻译天地、中西交流、艺术广角、外语教学、新闻传播、经旅文化、访谈对话、书海撷英等。
本刊每期封二、封三推出部分作者彩色照片并注明名字,每期栏目根据稿件内容安排,有所侧重,随时增设或打造相对固定的特色栏目。欢迎世界各地从事中外人文社科研究的专家、学者,以及在校研究生和各界人士,赐稿给予支持。
4. 编辑部对采用稿件有权作文字删改,如不同意改动请在来稿时申明,所有稿件文责自负。审稿周期为2周,如20天内未收到答复,作者可自行处理。来稿恕不退还,请自留底稿。一经录用,将通过邮件或电话等方式告知作者,并发送录用通知,发表后寄赠样刊两册。
02
论文编排顺序
1. 论文题目(中文,3号黑体加粗居中,可以分成1-2行;段后空一行);
2. 作者姓名(中文,4号仿宋体居中,段后空0.5行;作者为两人以上者,以逗号分隔);
3. 中文摘要(300字以内,摘取论文的主要观点或创新点,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;“摘要”二字用小4号黑体,摘要内容用小4号宋体,段后空一行);
4. 中文关键词(3-5个,集中体现论文主题的关键词;“关键词”三个字用小4号黑体;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,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);
5. 作者中文简介(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籍贯、学位、单位、职称或职务、主要研究方向;上述各部分内容用小4号宋体,并用逗号分开);
6. 英译文字(按上述第1-5项内容顺序,提供包括论文题目、作者姓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简介的英译;用Times New Roman,字体大小遵照上述中文相应位置上的要求);
7. 正文内容(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数据准确,文字流畅,格式规范;用小4号宋体,行距20磅,字符间距为标准):
一级标题(顶格),4号黑体,段前段后一行
二级标题(顶格),5号黑体,段前段后0.5行
三级标题(顶格),5号楷体,段前段后0.5行
8. 图(距正文段后0.5行,图题位于图下方;中文用6号宋体,加粗,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,加粗);
9. 表(距正文段前0.5行,表题位于表上方;中文用6号宋体,加粗,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,加粗);
10. 注引格式(采用尾注形式,统一放置于全文最后,一律使用“注释”,不用“参考文献”字样。无论是诠释性注解,还是单纯引用文献,在文中标于引文后面的右上角。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识,即用、、、……按照循序依次进行编号排列;“注释”二字用小4号黑体,其他内容用6号宋体);
11. 在论文最后另起一页,提供包括作者详细的通讯地址、电话号码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。
另:如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,应详细注明“项目级别”“项目名称”“项目编号”等信息,并置于正文首页下方,用小5号宋体。
03
注引格式示例
1. 专著文集
[法]卢梭:《社会契约论》,何兆武译,北京: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,第50页。
鲁迅:《文化偏至论》,《鲁迅全集》(第1卷),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,第51页。
上一篇: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开始查询 夏季高考外语
下一篇:没有了